接上文:
(三) 双磷酸盐( bisphosphonate) 双磷酸盐最初被用来治疗骨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 同时是一种有效的镇痛药, 用药后50% 的病人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双磷酸盐可诱导乳腺癌和骨髓瘤细胞凋亡,对破骨细胞的活性、破骨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IL26 和MMP21(matrix2metallo2proteinase21) 的生成发挥抑制作用, 因对钙离子亲和力强而集中在骨骼部位发挥作用。癌症痛大鼠胫骨模型应用第三代双磷酸盐即zoledronic acid 30mg/ kgs.c.明显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和骨质破坏,骨矿物含量和密度维持正常水平,破骨细胞数目大量减少,痛行为减轻。可能有胃肠道反应、发烧和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四) 氯氨酮( ketamine) 氯氨酮是一种具有镇痛、镇静和麻醉作用的化合物, 最初被用作麻醉诱导剂。氯氨酮可作用于阿片、肾上腺素、胆碱和NMDA受体,是NMDA 受体的拮抗剂。副作用有嗜睡、眩晕、幻觉和流涎等。
(五) 发展中的药物:ET受体拮抗剂、VR1 拮抗剂、嘌呤受体拮抗剂和ASIC 拮抗剂, 可能通过阻断肿瘤对外周感受器的激活作用发挥镇痛作用。抗惊厥药物加巴喷丁( gabapentin) ,可作用于钙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和NMDA 受体,抑制神经元放电而起到镇痛作用。OPG(osteoprotegerin) 属可溶性TNF 受体家族成员,可结合和封闭OPG 配体(OPGL) 。成骨细胞是OPGL 最主要的来源, 正常情况下OPGL与集落刺激因子21 结合, 刺激了破骨细胞的生成和成熟破骨细胞的活化。OPG通过抑制OPGL对破骨细胞的激活发挥抑制骨质破坏的作用。OPG 在小鼠股骨癌症痛模型中应用,可完全阻断肿瘤引起的骨质破坏,去除肿瘤部位的破骨细胞,减轻但不能完全消除痛行为和神经化学改变。脊髓强腓肽和GFAP 恢复到基线水平,c2fos 和SPR 内化减少,但未降低至基线水平。
以上就是化工资讯网对癌症痛的药物治疗的相关介绍。阿德福韦酯片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