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敌敌畏在农业上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敌敌畏在农业上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014-09-02 15:32:07
第三方平台
敌敌畏是乳油状的有机磷杀虫剂,主要成分是二氯乙烯基二甲基磷酸,药物作用高效、无残留。在农业上的应用比较广泛,对防治农作物中的咀嚼式青虫效果显著。
一般情况下是30千克水可以加入60克敌敌畏,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即可。主要是选择在害虫的低龄期进行使用,这样药效更快,害虫的死亡率会更高一些。敌敌畏的残效期比较短,但是效果明显,所以每种作物一个周期最多使用3~5次,比较安全的间隔期是一周。而且对玉米、高粱、棉花、果树等作物的伤害会比较大,所以尽量使用少的剂量。仓库中也可以使用,但是要适量喷洒,杀死一些寄生在木头中的害虫。
注意事项如下:
敌敌畏的危害性非常大,所以是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带好防毒面具,防毒手套
在喷药期间也不要喝水,以免误食。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清水反复清洗,特别是指甲,指甲洗不干净做饭时可能会沾到食物上,导致误食。
敌敌畏喷洒作物时危害比较大,可以和其它药品轮换喷洒。
如果是放蜂的话,尽量避免在花期使用敌敌畏,这样可能会对蜜蜂产生危害。
使用器具和药瓶不可乱扔,要及时洗手。
孕妇婴儿不得接触敌敌畏。
像敌敌畏这种巨毒性药物在农业上使用的方法一定要记好,不能够不顾一切的乱来,千万不要让这种药物危害到身体的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敌敌畏,
农业技术
相关阅读:
●
仲烷基磺酸钠的特性以及用途
●
《科学进展》中美研究人员开发出三维纳米“剪纸”结构
●
大位阻效应激活硫醇保护银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活性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仲烷基磺酸钠的用途的特性以及用途。仲烷基磺酸钠浅黄色膏状物,具有良好的去污和乳化力,耐硬水和发泡力好,生物降解性极佳,系绿色表面活性剂,应用于香波、餐洗等洗涤剂(含量60%)。该品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强碱、高温条件下具有极强渗透力,兼具乳化、脱油、洗涤功能。与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好,既可显著提高任何体系之应用效果。与3P、OES70、RP98等配合可制成高效耐浓碱精炼剂。 仲烷基磺酸钠的特性外观:黄色软膏状离子性:阴离子型酸碱性:中性至弱碱性活性物:60%以上比重:1.087 仲烷基磺酸钠的用途主要用于渗透剂、精炼剂及洗涤剂。SAS60是一种优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渗透力可与JFC和快T相当,更在强碱、高温、氧化剂存在下,仍具有优越的渗透、乳化、脱脂、净洗能力。是耐高温、强碱的前处理剂的理想原料,广泛应用于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的脱脂、脱蜡、脱胶、脱油等,是印染一浴法前处理工艺的渗透剂和煮炼剂,印染分散剂、助染剂、化纤油剂和毛油添加剂的常用原料。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美研究人员开发出三维纳米“剪纸”结构。中国和美国研究人员从中国传统艺术“拉花剪纸”中得到灵感,制备出形貌特异的三维纳米结构,有望在生物分子识别和光通信等领域获得应用。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研究人员采用高剂量“聚焦离子束”作为“剪裁”手段,使厚度只有几十纳米的金膜从二维平面弯折成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加工出来的三维金属结构分辨率在50纳米以下,约为头发丝直径的两千分之一。 论文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家方博士对记者说,立体剪纸涉及从二维平面结构到三维立体结构的形变科学,衍生而来的立体几何变换知识非常丰富。 研究小组使用该“剪裁”技术加工出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滤光片,可用于滤除左旋或右旋的圆偏振光。论文作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教授方绚莱说,葡萄糖分子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新技术可用来制造更小、更高效的设备,以测量其中一种葡萄糖分子的浓度。 方绚莱说,该器件比传统上具备类似光学功能的器件小几个数量级,还可让多激光束在光纤中传输互不干扰,可用于开发新型光学芯片,在光通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大位阻效应激活硫醇保护银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活性。金属纳米颗粒因具有其独特的性质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一直是近年备受研究的重要纳米材料代表。然而,由于金属纳米颗粒的结构不确定性,加之电镜表征技术难以在原子水平上精确表征其表面结构,这就直接导致我们难以理解这类材料独特化学性能的背后本质。近年来,配体保护金属纳米团簇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越来越多原子精确金属团簇单晶结构的解析,为在分子水平上理解金属纳米材料的表界面化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结构模型。针对硫醇保护银纳米颗粒表面化学反应活性差的特点,以原子精确的金属纳米团簇为模型研究体系,最近一项由厦门大学郑南峰课题组和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HannuHäkkinen课题组合作开展的研究发现,大位阻硫醇配体可激活硫醇保护银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反应活性。 在该项研究中,以大位阻环己硫醇配体(SR)为表面保护剂,作者成功地合成了原子精确且具金属特性的[Ag206(SR)68F2Cl2]q纳米颗粒(Ag206),并在表征其晶体结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该硫醇保护银纳米颗粒的电子结构特性、表面反应活性,发现即便是硫醇保护的金属纳米颗粒仍可拥有优越的催化性能。在结构上,Ag206是一个具有近D5h对称性的Ag7@Ag32@Ag77@Ag90L72(L=SR-,Cl-和F-)的同心四层核壳结构,可被视为是一个满足138电子闭壳层结构的超原子(q=-4),具有可逆的多电子氧化还原特性。配体大的空间位阻效应使得团簇表面部分硫醇倾向于采用二或三配位而非四配位,这些配体在团簇表面的键合作用较弱,即便是配位能力相对较低的配体(如F-、叔丁基乙炔)也能交换Ag206表面上的部分硫醇配体,导致Ag206具有高表面反应性和催化行为。在此发现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将Ag206应用于催化末端炔酰胺的分子内成环制备吲哚。因Ag206团簇具有高的表面活性,反应底物会取代团簇表面的配体,其末端炔基的电子会转移到Ag206上而被活化,进而使末端炔酰胺关环,电子再从Ag206转移到相应的反应中间体,最终得到吲哚产物。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位阻硫醇配体使得硫醇保护的银纳米颗粒可同样拥有高的表面化学反应和催化活性。该研究很好地展示了,原子精确的金属纳米团簇是一类在分子层次上确定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反应活性位点并理解其催化机理的重要模型体系,可为高性能金属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