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敌敌畏在农业上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敌敌畏在农业上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014-09-02 15:32:07
第三方平台
敌敌畏是乳油状的有机磷杀虫剂,主要成分是二氯乙烯基二甲基磷酸,药物作用高效、无残留。在农业上的应用比较广泛,对防治农作物中的咀嚼式青虫效果显著。
一般情况下是30千克水可以加入60克敌敌畏,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即可。主要是选择在害虫的低龄期进行使用,这样药效更快,害虫的死亡率会更高一些。敌敌畏的残效期比较短,但是效果明显,所以每种作物一个周期最多使用3~5次,比较安全的间隔期是一周。而且对玉米、高粱、棉花、果树等作物的伤害会比较大,所以尽量使用少的剂量。仓库中也可以使用,但是要适量喷洒,杀死一些寄生在木头中的害虫。
注意事项如下:
敌敌畏的危害性非常大,所以是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带好防毒面具,防毒手套
在喷药期间也不要喝水,以免误食。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清水反复清洗,特别是指甲,指甲洗不干净做饭时可能会沾到食物上,导致误食。
敌敌畏喷洒作物时危害比较大,可以和其它药品轮换喷洒。
如果是放蜂的话,尽量避免在花期使用敌敌畏,这样可能会对蜜蜂产生危害。
使用器具和药瓶不可乱扔,要及时洗手。
孕妇婴儿不得接触敌敌畏。
像敌敌畏这种巨毒性药物在农业上使用的方法一定要记好,不能够不顾一切的乱来,千万不要让这种药物危害到身体的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敌敌畏,
农业技术
相关阅读:
●
浅谈关于基因治疗的原理与进展
●
什么是基因重组以及基因重组三个方式是什么?
●
农业知识:常见蔬菜制成做杀虫剂技术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基因治疗原理与进展的文章,基因治疗是将正常的基因导人体内某种细胞中,从而并使其表达所需的蛋白质,从而治疗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传统医学无法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治疗的方式去治愈。
基因治疗原理
基因治疗是把目的基因分离出来,转染到体内的某种细胞,连接到有关的载体,使之稳定表达的过程。目的基因的转移分体外和体内两条途径,体外途径是将体内的某种体细胞(如白细胞)分离出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将目的基因转导进去,然后再将这种带有外源性基因的细胞回输到体内,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体内途径是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然后输人体内,通过载体的作用,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内,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体外途径的优点是目的基因往往可以整合到靶细胞的染色体上,能长期稳定表达,并随细胞分裂而传递给子代细胞。体内途径转导的目的基因可高效表达,但表达时间较短。
基因治疗进展
目前基因治疗的技术有:RNAi技术、反义RNA技术、反义DNA技术和核酶 技术、转干扰素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的主要策略有基因修复、基因封闭、基因替代、免疫基因、基因开放、基因药物、基因抑制、基因工程药物等。基因治疗的主要步骤为克隆目的基因、基因转移、导入靶细胞和临床试验观察。基因治疗载体有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噬菌体载体等。
虽然目前基因治疗的技术有多种,但是在随着对基因治疗研究的深入探索,也发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
1、基因治疗的稳定性和安全有效性问题。在动物和人的临床治疗中,基因通过载体媒介进入靶细胞后,基因的表达不稳定,甚至不表达。另外,靶细胞在复制的时候,导入的新基因可能会丢失。病毒作为载体转录目的基因是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然而病毒自身的一些特性很容易诱发机体正常细胞的感染、癌变,并且还有可能使有益的基因丢失,使患者罹患其他疾病,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基因治疗的免疫性问题。临床治疗时需要多次操作,导入目的基因极容易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排斥携带基因的病毒或靶细胞,给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因此近年来表达载体研究已成为基因转移载体研究的主攻方向,新型表达载体不但保持了原来的优点,更对许多不足之处作了重大改进,例如嵌合病毒载体、细胞转导肽介导的基因导入系统、电脉冲介导的裸 DNA 导入系统、壳聚糖介导的基因导入系统等。
3、基因治疗的高效和准确表达问题。迄今所有导入细胞的目的基因表达率都不是很高。不过目前在技术上有了一定的突破,例如:针对肝癌基因治疗中采用AFP基因,插入其5’端区域,含有启动子、增强子等序列,在AFP阳性细胞中可以启动转移基因的转录,在AFP阴性细胞不能启动转录,从而实现在AFP阳性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病毒转移基因。
以上就是关于基因治疗原理与进展的所有内容整理报道,由于基因治疗还在研究阶段,目前应用在临床上的案例还是较少的,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基因治疗的内容,可以查看基因治疗的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基因重组的定义以及基因重组的三个方式的文章,自然中的一切生物的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皆与基因相关,基因决定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基因中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因重组。
什么是基因重组?
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有转化、转导和接合等方式。受体细胞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使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通过噬菌体媒介,将供体细胞DNA片段带进受体细胞中,使后者获得前者的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自然界中转导现象较普遍,可能是低等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一种基本方式。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完整细胞经直接接触而传递大段DNA遗传信息的现象,称为接合。细菌和放线菌均有接合现象。高等动植物中的基因重组通常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即在性细胞成熟时发生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部分遗传物质可实现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圈的繁荣昌盛起重要作用,也是基因工程中的关键性内容。基因工程的特点是基因体外重组,即在离体条件下对DNA分子切割并将其与载体DNA分子连接,得到重组DNA。1977年美国科学家首次用重组的人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基因生产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获得成功。此后,运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医药上重要的药物以及在农牧业育种等领域中取得了很多成果,预计下世纪在生产治疗心血管病、镇痛和清除血栓等药物方面基因重组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因重组的方式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
3、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染色体易位
以上就是关于基因重组的定义以及基因重组的3种方式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基因重组的资讯信息,请查看基因重组的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讲的关于蔬菜制药杀虫技术的文章,随着农田面积的扩大,病害虫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人们的亲睐。由于菜农缺乏对足够的防治技巧,经常导致蔬菜产量降低,给农民带来不少的损失。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蔬菜杀虫技术给大家。
1、韭菜 用新鲜韭菜1公斤,切碎捣烂成糊状,加水500克浸泡,榨取汁液,过滤喷雾,杀灭蚜虫,效果显著。
2、大蒜 用20---30克大蒜瓣捣碎成泥状,加10公斤清水充分搅拌,取其过滤液进行喷雾,对蚜虫、红蜘蛛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大葱 用新鲜大葱2---3公斤,切碎捣烂成泥,加清水16公斤,充分搅拌,用过滤液进行均匀喷雾,对蚜虫与软体害虫有防治效果。
4、洋葱 用20克洋葱鳞茎,捣烂后加清水1----1。5公斤浸泡24小时后进行过滤,取滤液喷洒植株,防治蚜虫、红蜘蛛效果很好。
5、南瓜子 用南瓜叶加适量水捣烂,榨取原液,以2:3的比例对水稀释,再加少量肥皂液,充分搅拌均匀,进行喷雾,对蚜虫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
6、黄瓜 用新鲜黄瓜蔓1公斤,加适量水捣烂,滤去残渣,取滤出的汁液,加3---5倍清水,防治菜青虫、菜螟虫效果达90%以上。
7、丝瓜 用新鲜丝瓜1公斤捣烂,加20公斤清水搅拌,取其滤液,均匀喷雾,对菜青虫、红蜘蛛、蚜虫、菜螟防治效果达95%以上。
8、苦瓜 用新鲜多汁的苦瓜叶片,加适量清水捣烂,榨取原汁,每公斤原液加入1公斤石灰水调和均匀,对植株幼苗进行根部浇灌,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9、番茄 用新鲜番茄叶捣碎成浆状,加2---3倍清水浸泡5---6个小时,取其过滤汁液,进行均匀喷雾,对防治红蜘蛛有显著效果。
10、辣椒 用新鲜辣椒50克,加清水50克,加清水30-35倍,加热煮半小时,晾凉后取过滤液均喷洒,对防治蚜虫、红蜘蛛、地老虎等害虫效果显著。
以上就是关于用蔬菜来杀虫技术的文章的整理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农业知识,可以查看农业专题的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