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工艺的优化与创新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工艺的优化与创新
2014-09-04 16:18:51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本文对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并对优化后工艺的效果进行实践验证。
金属卟啉是环己烷空气氧化反应中的常用催化物,对环己烷空气氧化的条件进一步优化,是生产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环己烷空气氧化的反应过程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常规条件为150℃、1MPa,其生成产物主要为环己醇、环己酮及己二酸。
但在现有制备工艺条件下,环己烷的利用率较低。因此有必要进行工艺优化和创新。
优化工艺的反应条件及效果分析
通过经验总结和文献查阅,可将优化后的条件定为:温度150℃、反应压力1.3MPa,空气流量0.15m³/h,催化剂使用量为8mg。
为了进一步证实该工艺的效果,现将优化前后的反应结果进行比较,详见下表1。
表1 优化前后的应用效果比较(%)
制备工艺 |
环己烷利用率 |
醇酮酸的总产率 |
催化剂的转化数 |
优化后 |
87.6% |
19.6% |
36.9% |
优化前 |
53.8% |
11.2% |
20.3% |
由此可知,优化后的环己烷空气氧化效果明显优于优化前,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能够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物生成量,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梁学博,胡伯羽,袁永军等.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工艺优化[J].化工学报,2007,58(3)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新工艺
相关阅读:
●
夏季事故易多发 化学危险品安全防范需要注意哪些
●
甜菊糖苷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仪器分析的特点是什么,分析方法有哪些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夏季事故易多发,化学危险品安全防范需要注意哪些。每年都会出现关于化学危险品爆炸的重大事故,除了人为因素意外,就是气候带来的影响。今年也不另外,今年夏季高温持续不断,近日杭州出现重大伤亡事故,死亡2人,伤者55人,初步鉴定为煤气罐爆炸。那生活中,我们如何防止化学危险物品事故的发生呢? 化学危险品为什么怕热高温使化学危险品体积膨胀和盛装容器的内压力增高.物体的热胀冷缩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易燃易爆液体的热膨胀系数一般都比较大。例如,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是水的11~17倍,由于它受热后会以如此大的比例增大体积,所以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沸水加热储气罐。储存在密闭容器内的易燃液体,受热后的体积就会膨胀,同时使得罐内的蒸气增多,致使容器内压力增大。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则容器所受的内压力继续增大,当其超过了该容器所能承受到极限压力时,就会造成容器鼓胀变形,甚至炸裂。更多油品资讯油品信息调油技术请关注公众号油品圈。炎夏酷暑时节,盛装可燃性液体的铁桶出现鼓胀以及玻璃容器的爆裂等现象都是因为受热膨胀这一缘故。容器如果是敞口的,液体膨胀引起液面升高,液体外溢,发生了“跑、冒、滴、漏”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对化学危险品采取防热降温措施之外,还要控制容器的灌充量,即按规定的灌装系数进行灌充,不能让盛装容器灌得过满。化学危险品的降温防热措施控制库内的温度与湿度易燃、易自燃或者遇水分解的化学危险品,必须在温度较低,通风条件良好和空气干燥的场所储存,并安装专用仪器定时检测,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一旦发现温湿度偏高就应立即采取整库密封,分垛密封,翻垛和自然通风等方法调节仓库内的空气温湿度。不能采取通风措施的情况下,可采用吸湿和人工降温的方法进行控制。可根据具体液体的沸点高低选择储存环境温度。例如,沸点稍低于50℃的易燃性液体,库温通常须保持在20℃及以下;沸点在50℃以上的易燃性液体,库温通常须保持在30℃以下,最高不得超过35℃;更低沸点的危险品的储存仓库内须采取降温式冷藏措施。在夏季可利用早晚气温较低的机会打开门、窗,通过冷空气的自然流动降低库内温度。在一天内,最低气温时段是凌晨2~5时,专家指出,在此时间段打开仓库的门和窗,一般可以降低库内温度1~5℃。仓库的降温措施除上述通风降低库温外,还可在仓库屋顶淋水或采用贮水屋面以达到降库温的目的。因为水的吸热量很大,1千克水汽化后能吸收539千卡的热量。在仓库屋顶铺麻袋是增加屋顶隔热性能的好方法,如果在麻袋上定时淋水则效果更佳。涂白降温也是一种常用的措施,即库房屋顶、外墙等涂上白色,利用白色对阳光反射作用抵御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热辐射,从而减少建筑构件对太阳光辐射热量的吸收,达到降低仓库内气温的目的。控制作业的时间段在夏季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内,应该尽量避免进行运输、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作业,主要是防止这些危险品在露天作业时经太阳的暴晒而升温。一般露天作业时间宜在早晚凉爽时段或夜间进行。假如有特殊原因不得不在烈日下搬运时,应采取遮阳措施。易爆危险品、液化石油气等严禁在夏季的白天高温时段装车运输,而且在装卸搬运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禁止摔、碰撞、拖拉、翻滚等野蛮作业的情况发生,否则极易引发爆炸事故。

化学词典告诉你甜菊糖苷的制备方法及用途。甜菊糖苷作为一种植物无热量代糖品,甜菊糖苷对于那些正在为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均衡和体重管理计划寻找一种纯天然无热量増甜剂替代品的消费者而言,是一次完美的,前所未有的机会。 什么是甜菊糖苷甜菊糖(Stevioside;CNS:19.008;INS:960)又称甜菊苷,它是从菊科植物Stevia Rebaudia(该植物在我国称作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苷。甜叶菊原产于巴拉圭和巴西,现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种植,其甜味成分由甜菊苷及甜菊A苷、B苷、C苷、D苷和E苷组成。甜菊苷可用水从干叶子中提取、澄清和结晶,实际生产中获得了3种类型,分别是粗提物和纯度为50%及90%的产品。甜菊糖苷的制备方法甜菊糖甙的提取是通过将甜叶菊干叶浸泡在水中,过滤将液体与叶、茎分离,进一步利用水或食品级酒精等进行提纯——完全传统的植物提取方法。从而得到一种可日常食用但不会影响血糖水平的纯天然而且极甜的増甜剂——甜叶菊甙。甜菊糖苷的用途甜菊糖苷是天然低热量甜味剂。甜菊糖的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摄入人体后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是糖尿病和肥胖病患者适用的甜味剂。甜菊糖与蔗糖果糖或异构化糖混用时,可提高其甜度,改善口味。可用于糖果、糕点、饮料、固体饮料、油炸小食品、调味料、蜜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仪器分析的特点以及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 仪器分析的特点1、灵敏度高:大多数仪器分析法适用于微量、痕量分析。例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些元素的绝对灵敏度可达10^-14g。电子光谱甚至可达10^-18g。2、取样量少:化学分析法需用10^-1~10^-4g;仪器分析试样常在10^-2~10^-8g。3、在低浓度下的分析准确度较高:含量在10-5%~10-9%范围内的杂质测定,相对误差低达1%~10%。4、快速:例如,发射光谱分析法在1min内可同时测定水中48个元素。5、可进行无损分析:有时可在不破坏试样的情况下进行测定,适于考古、文物等特殊领域的分析。有的方法还能进行表面或微区分析,或试样可回收。6、能进行多信息或特殊功能的分析:有时可同时作定性、定量分析,有时可同时测定材料的组分比和原子的价态。放射性分析法还可作痕量杂质分析。7、专一性强:例如,用单晶X衍射仪可专测晶体结构;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可测指定离子的浓度等。8、便于遥测、遥控、自动化:可作即时、在线分析控制生产过程、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9、操作较简便:省去了繁多化学操作过程。随自动化、程序化程度的提高操作将更趋于简化。10、仪器设备较复杂,价格较昂贵。仪器分析方法发射光谱法:依据物质被激发发光而形成的光谱来分析其化学成分。使用不同的激发源而有不同名称的光谱法。如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作激发源,称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如用激光作光源,称激光探针显微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基于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气态原子所吸收,而测量谱线强度减弱程度(吸收度)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应用较广的有火焰原子吸收法和非火焰原子吸收法,后者的灵敏度较前者高4~5个数量级。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测定待测元素。红外吸收光谱法:主要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确定化学基因及定量分析,近年来已用于无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适用于低含量组分测定,还可以进行多组分混合物的分析。利用催化反应可大大提高该法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