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干燥三乙胺产生液碱循环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干燥三乙胺产生液碱循环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2014-09-04 16:47:04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文中会利用实验来说明干燥三乙胺产生液碱循环使用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发现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减少循环使用的时间,还能减低资源的消耗。
实验中会使用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固体,干燥过程产生的液碱要进行再次利用,实验的原理是借助三乙胺本身的较强的吸水性。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液碱的使用量,满足脱水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采用氢氧化钠固体作为本次试验对象的优势是脱水过程中并不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凝,脱水实验更加安全和有效,脱水过程中产生的液碱可以直接循环使用,脱水的效率高,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准备适量的氢氧化钠液体,将1:5的三乙胺加入到溶液中,干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差。循环利用过程中要控制好三乙胺的水位,避免加入氢氧化钠之后溶液溢出,将储备罐中的温度控制在30℃,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物质的挥发。循环泵中要接受接地处理,防止在使用中出现安全事故,两个三乙胺储备罐不能同时工作,需要通过阀门切换停止另一个储备罐的脱水工作。
总而言之,循环使用干燥三乙胺产生的液碱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为利,于恩魁.对干燥三乙胺产生的液碱进行循环使用的研究[J].山东化工,2014(4)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新工艺
相关阅读:
●
诺贝尔奖错误教训:夸大其词、颁发过早、伪造
●
埃博拉疫苗开始大规模试验 希望与担忧并存
●
诱发肺癌的因素有哪些?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诺贝尔奖的错误教训的文章。诺贝尔奖作为世界级的奖项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耀。诺贝尔奖的获得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值得让人欣喜若狂的。然而评选出的诺贝尔奖项就一定是堪称完美或者是杰出贡献的?下面我们回顾一下重大奖励错误带来的悲剧:
诺贝尔奖错误教训
1. 1926年诺贝尔奖:致癌病菌。1925 年,病理学家菲比格声称他发现了引起癌的致病菌,称之为“癌虫”。对菲比格的发现,诺贝尔医学评奖委员会一反要用多年的时间来验证的常态,马上将 1926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菲比格。然而根据菲比格叙述的方法,没有一位科学家能重复出菲茨格的结果。时光前进了三年,美国科学家佩罗罗斯发现了导致胃癌的三种病菌,戳穿了菲茨格的谎言。原来菲比格做实验时给大白鼠注射的线虫并不是原来的线虫,而是从动物肿瘤中提取的致病菌。说实话,这一个错误幸亏发现的早,否则要害了多少生命。
2. 1948年诺贝尔奖:DDT发明者。这一项诺贝尔奖的危害,目前已经世人皆知,DDT已经全球禁止使用。在1997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评委会也公开承认授予DDT发明诺贝尔奖是历史耻辱。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的瑞士化学家米勒。虽然最初目的是用来杀虫,但杀虫的同时还杀灭其他生物,进入食物链,物质循环,对环境的破坏是极度可怕的。同时自然选择非但没有让杀虫剂消灭了害虫,反而让他们的耐受性越来越强,以至于不得不发明更具毒性的药物。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DDT的杀虫剂可以积蓄在植物和动物组织里甚至进入到和动物的生殖细胞里,破坏或者改变决定未来形态的遗传物质DNA。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雕也曾因杀虫剂的毒杀而濒临灭绝。
3.1949年诺贝尔奖:精神治疗手术。莫尼茨在 1936 年出版的一本关于脑叶切除手术的小册子,对手术效果的介绍含有夸大不实之词。进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来,很多地方采用该医疗后发现约有一半的患者术后有意识和行动上的障碍,如感情冷漠,行动迟缓,神经紧张,失去方向和时间感,甚至很多人在接受手术后成为植物人。
4. 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连生,造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进行拼凑和包装等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如果不是他们学校6名退休教授两年多的坚持,这一切根本就不可能浮出水面。不知道人们是否依然记得他们学校领导在处理这一件事上的所作所为:数次约见6位教授谈话,劝阻他们停止据报。试想,国内那些获得的奖励中,还有多少这样的却不被人知的。
5.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在2007年,该项目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然而,就在获奖不到1年的时间里,该毒奶粉配方毒害了中国将近30万儿童,其中有多人死亡。这应该只是统计的结果,估计受害者更多,只是没有被报道而已。
从诺贝尔奖上面的三个错误授奖可以看出,一个奖颁发的太早,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而且获奖者如果进行夸大说辞,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为,很多事物是否有危害,是否存在错误,不是短时间能看到的,也因此,慎重、再慎重。
以上就是关于诺贝尔奖的错误教训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诺贝尔奖的相关内容,请查看诺贝尔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埃博拉疫苗开始大规模试验的文章。两种埃博拉疫苗2日在利比里亚开始进行大规模人体接种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阶段600志愿者参与
试验由美国和利比里亚合作进行。两种疫苗分别是cAd3-ZEBOV和rVSV-ZEBOV,先前小规模临床试验证明它们可安全使用。
试验首先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救赎医院展开;第一阶段结束后,将在蒙罗维亚其他医院进行。18岁以上、没有埃博拉病史的人将作为试验对象。第一阶段将有600名志愿者参与;最终目标是招募2.7万名志愿者接受试验。
美国和利比里亚组成的研究埃博拉疫苗合作项目机构说,接种后,志愿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红点、发热、疲倦等轻度至中度不良反应,通常随后将自行消失。
希望与担忧并存
埃博拉病毒疫情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爆发,目前没有获得证实的有效治疗药物和疫苗。研究人员预计,这次试验可能会成为抗击埃博拉进程的一大转折点。
不过,世卫组织埃博拉疫情应对行动主管布鲁斯·艾尔沃德预计,此次试验的疫苗不会迅速消除埃博拉疫情。“一切仍是未知数,”他说,“即使试验结果良好,也不能确定疫苗是否能预防埃博拉病毒。”
以上就是关于埃博拉疫苗开始大规模试验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埃博拉疫苗的相关内容,请查看埃博拉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肺癌诱发的因素有哪些的文章。癌症一直是个人类影响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不计其数,其中肺癌已经成为各恶性肿瘤的老大。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下面为大家盘点一下导致肺癌的因素有哪些?
诱发肺癌因素
其一,吸烟。这是目前公认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危险度越高。一般认为吸烟指数大于400年支是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其二,被动吸烟。香烟烟雾中的多种致癌物质,可以被周围人群被动吸入肺的深部。一些肺癌患者可能就是吸“二手烟”者。
其三,空气污染。据估计,大城市中人群10%的肺癌可能由大气污染所致。此外,室内小环境污染,包括烹调过程中的油烟和建筑装潢材料中的放射物(氡等)均存在致癌物质。
其四,职业因素。工作环境中的石棉、砷化物、铬化物、煤烟、焦油、石油中的多环芳烃以及放射线等。
其五,饮食与营养因素。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不足或不良生活方式等。
其六,电离辐射。包括天然来源、医疗照射或其他。
其七,遗传易改性因素。患者家族中如有其他肿瘤史,患基因如发生突变,也会导致发生肺癌。
其八,肺癌既往疾病因素。既往患陈旧性肺结核、肺炎、老慢支、肺间接纤维化与肺癌有一定关系,这些疾病的肺癌发生率要高出常人2-3倍。
预防肺癌 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一、及早戒烟,远离烟草。
肺癌的发病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长期的吸烟,所以,预防肺癌首要强调的还是远离香烟,不主动吸烟,不被动吸烟。
二、注重生活细节,以预防肺癌的发生,不吸烟(包括二手烟),预防职业性肺癌(长期接触致癌物人群如煤烟、放射线、石棉、粉尘等),预防环境污染,控制室内烟尘、尽量减少房屋装修所致的污染。
三、增加食物中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尤其多食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的蔬菜等。
四、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出现咳嗽,若经过抗炎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尤其出现干咳或者咳血痰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到医院做胸片等相关检查,必要时还应做CT。有些患者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关节疼痛,类似关节炎,特别是腕关节和踝关节疼痛,按关节炎治疗效果不好时,也应警惕与肺肿瘤有关。应积极就医全面检查,不要嫌麻烦。
以上就是关于肺癌诱发因素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癌症的相关内容,请查看癌症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