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核黄素的开发及应用进展探讨
核黄素的开发及应用进展探讨
2014-09-04 16:51:34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核黄素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通过生物和化学的加工可以成为健康的绿色食品,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目前这种物质在食品行业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核黄素也是一种维生素,由黄色素和核糖两部分组成,一般为黄色粉末状,自身结构较为稳定,加热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能量的挥发。
核黄素的生产开发主要采用醋酸发酵法和生物法两种,醋酸发酵法简单地说就是利用酵母菌将CH3COOH发酵,葡萄糖以及介质中都自动生产核黄素,发酵过程中使用的酵母菌要在30℃环境中培育一段时间,当物质的浓度达到要求就会产生核黄素,这种方式的流程简单、成本低、质量高。
生物法是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混合在一起最终形成核黄素,主要是棉阿舒囊菌和阿氏假囊酵母,两种微生物培育核黄素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核黄素的生产方式可以分为表面培养、深层培养和直接提选三种。随着维生素研究的不断深入,核黄素不仅在食品行业有应用,近几年在医药、化妆品等生产领域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化妆品行业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天然产品的需求,会在产品中加入适量的核黄素,以此来提高产品的性能。
总而言之,核黄素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重视物质的深度开发,扩大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汪多仁.核黄素的开发与应用进展[J].饮料工业,2013(3)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工业污染:什么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及修复措施有哪些
●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 我国页岩气开发处境尴尬
●
工业污染:噪声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什么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及土壤污染修复措施包含哪些?土壤是提供万物生长必备的物质基础,处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社会的进步,导致土壤中残留的有害物质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什么是土壤污染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
土壤污染检测方法
土壤污染的优先监测应是对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的物质。如汞、镉、铅、砷、铜、铝、镍、锌、硒、铬、钒、锰、硫酸盐、硝酸盐、卤化物、碳酸盐等元素或无机污染物;石油、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三氯乙醛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由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引入的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土壤中的有机类和无机类污染物在实验室用重量法、容量法、化学法和仪器法进行测定;细菌和病毒用生物检测方法进行测定。土壤污染监测结果对掌握土壤质量状况,实施土壤污染控制防治途径和质量管理有重要意义。
土壤污染修复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令国内外石油上游利润被压缩。面对“寒冬”,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纷纷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或减少勘探开发投资,或优化资产组合,剥离部分非核心油气资产增加现金流入。这令相当“烧钱”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处境尴尬,能源市场翘首企盼的“页岩气革命”几乎看不到踪影。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却遭遇全球页岩气发展的低谷期。我国页岩气能源发展现状如何?未来还有机会吗?在近日举行的2015非常规油气合作伙伴峰会上,多位专家建言,页岩气应当成为中国气体清洁能源的重要补充以及推动油气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
“慢下来”的页岩气开发
中石油“慢了下来”。包括页岩气在内,中石化今年天然气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以至于和中石化这两家目前主要的页岩气生产商的进度都公司今年不得不对天然气进行限产。此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金之钧公开表示,中石化原计划年底实现35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产量,但主要受到天然气市场的抑制,这个计划很难完成。
中石油方面的消息亦不乐观。据媒体报道,中石油今年的页岩气产量在16亿立方米左右,比去年底的预定目标低了10亿立方米。
而根据《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中国将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建成一批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如今看来,能否实现65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仍要打一个问号。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的页岩气第一轮和第二轮招标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就已完成,第三轮招标却一再延后。
此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轮页岩气中标企业的勘查进展情况,16家中标者大部分已完成三年勘查工作总体设计和年度工作部署方案的评审工作;部分企业完成野外调查工作;有多家企业已启动页岩气调查井钻探。
国土资源部强调,对“圈而不探”,甚至用区块圈钱的,及时提醒、督导,对没有完成承诺工作的企业进行处罚,必要时可收回中标企业的探矿权。预期第三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最快将在今年年底启动。
而对于进度缓慢的企业来说,或已错失补贴红利。4月底,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宣布,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标准2016—2018年将降到0.3元/立方米,2019—2020年再降至0.2元/立方米。从2012年开始的0.4元/立方米页岩气补贴,将在“十三五”期末减半。
页岩气开发难题待解
投入大、成本高、回收周期长
“‘十三五’期间,中国页岩气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年产量突破300亿立方米。页岩气应当成为推动油气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郭焦峰如是说。
“页岩气在勘探开发的时候是页岩气,出了井口就是天然气了。”郭焦峰直言,“应当把页岩气的发展放在今后天然气发展的大盘子里来考虑。”
而针对天然气行业改革的方向,他建议,应当从上游培育勘探开发的市场,矿业权流转市场。“只有完成了‘最后一公里’的改革,我们进入页岩气领域的企业才能从上、中、下游整体统筹考虑自己的商业模式。使非常规气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更多的空间和商业模式,令自身对盈利有更好的把握。”郭焦峰表示。
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非常规油气革命和致密油气革命,这两场能源革命共同推进了世界能源转型。从长远来看,油价仍将持续处于低谷。对于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的企业来说,资本初期投入大、开发成本高、回收周期长。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改革是从行业角度出发,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不是针对企业个体而改。新格局创造新的空间,不洗牌会使利益固化,不改革民营企业没有机会。”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杨雷如是说。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噪声污染的危害是什么?面对噪声污染,我们应该准备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而什么是噪声污染呢?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那么噪声污染会对我们产生什么不良的影响呢?
噪声污染的危害
1、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2、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
3、对生活工作的干扰
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声的刺激。噪声会导致多梦、易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等,突然的噪声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突出。
4、对动物的影响
噪声能对动物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内脏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病理性变化。噪声对动物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可使动物失去行为控制能力,出现烦躁不安、失去常态等现象,强噪声会引起动物死亡。鸟类在噪声中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产卵率等。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①声在传播中的能量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因此使噪声源远离需要安静的地方,可以达到降噪的目的。②声的辐射一般有指向性,处在与声源距离相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声强度也就不同。不过多数声源以低频辐射噪声时,指向性很差;随着频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强。因此,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包括改变声源的发射方向)是降低噪声尤其是高频噪声的有效措施。③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④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热能等。⑤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合理的城市防噪声规划。此外,对于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